close

泰姬瑪哈陵(Tai Mashal)真是光彩奪目,美麗的不可思議,被譽為「完美建築」實當之無愧,惟蒙兀兒王朝沙賈汗國王為了實現已故王后蔓芭奴的遺願,動員2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工匠、書法家,花費22年時間建造這座純白大理石陵墓,雖然浪漫唯美,但為了自己對愛情的執著,勞師動眾至此,也未免太「輕民」吧。

泰姬瑪哈陵位於亞穆納河畔(Yamuna)轉彎處,建築特色融合中亞、波斯及印度本土風格,陵墓主體以純白大理石構築,並搭配28種寶石和半寶石鑲嵌,而所需建築材料是從印度各地和亞洲,以超過1000頭大象運送,其中綠松石來自西藏,青金石來自阿富汗,玉和水晶來自中國,碧玉來自旁遮普邦,藍寶石來自斯里蘭卡、瑪瑙來自阿拉伯。泰姬瑪哈建物高約250英尺(76.2公尺),佔地約17萬平方公尺,南北長580公尺 ,寬305公尺 ,有前庭、正門、蒙兀兒花園、陵墓主體、清真寺,進入主陵需要脫掉鞋子或穿上鞋套。

泰姬瑪哈陵的門票,外國人是750盧比,本國人是25盧比,前往泰姬瑪哈陵有三個入口,分別為東門、西門及南門,我們是從東門進入,進入後要走一小段路才到前庭及正門,正門是棕紅色建築,相當美輪美奐,導遊告知大家18:15在前庭會合,隨即自由活動,我和小夢從正門進入後,美麗的泰姬瑪哈陵及蒙兀兒花園即映入眼簾,可是人潮太多,想要在此拍個浪漫合照都很難,於是作罷。從正門至陵墓主體間之蒙兀兒花園中央有一長條的水道,兩旁種植成列柏樹,分別象徵生命和死亡,水道中段處設有一大理石平台,可以在此欣賞泰姬瑪哈陵於水道中之倒影,但人潮也是很多,之後我和小夢從左側登上陵墓主體,主體四角都有高達40公尺 的圓柱形高塔一座,每座塔均向外傾斜12度,是為確保遇到地震時,尖塔向外倒塌而不壓到主殿,這四座高塔據聞是專供穆斯林教徒們每日登高朗誦可蘭經,以及祈禱朝拜之用。高塔與主殿間是寬闊的大理石廣場,有很多本國人在排隊進入主殿,可喜外國人不用排隊,因為門票繳的比較貴啦;陵墓主殿的每一面都有高33公尺 的拱門,大理石壁面所呈現的美麗圖案,有以寶石(水晶、翡翠、孔雀石)鑲嵌而成,或以刻刀雕鑿而成,真是一件偉大不朽的作品,陵墓主殿內有兩座空的石棺,棺木一大一小,沙賈汗國王及王后即葬於空棺處地下的土窖內,規定不能拍照,所以我沒有拍,但還是有些人違規,管理員也沒制止,讓我有點蠢蠢欲動。之後,我和小夢在東側的清真寺廣場休憩觀賞夕陽,迨日落後才慢慢返回集合地點,我們在中央平台又休憩一段時間,因為我要拍攝泰姬瑪哈陵的水中倒影。

附記:同團有對前輩夫妻,沒有在約定的時間會合,大家等了好久,等到泰姬瑪哈陵正門關閉仍不見人影,前往東門入口也找不到人,導遊沙陸前往西門、南門亦無所獲,而他們語言不通,又沒帶聯絡電話,真是急死大家,也擔心他們遭遇壞人,後來約8:00左右,導遊先帶我們回飯店吃晚餐,再回頭找人,所幸在路上遇到他們正搭人力車回飯店,大家才鬆一口氣,事後得知他們搞錯集合地點,以為在東門會合但又走錯門(走到西門),之後又隨便亂跑,還好中午在飯店吃飯時,他們有拍飯店的照片,是拿照片也車伕看,才得以回到飯店,這也算一段蠻特殊的旅遊插曲。

照片

 

停車場距東門入口有1公里,可以搭環保車及馬車,我們是搭環保車

 

至東門入口時剛好有一群牛經過

 

東門入口排隊,外國人門票是750盧比,本國人是25盧比

 

前庭及正門

 

正門是棕紅色建築,相當美輪美奐

 

從正門進入後,美麗的泰姬瑪哈陵及蒙兀兒花園即映入眼簾,可是人潮太多,想要在此拍個浪漫合照都很難(陵墓主體兩旁圓頂建築是清真寺)

 

正門至陵墓主體間之蒙兀兒花園中央有一長條水道,兩旁種植成列柏樹,分別象徵生命和死亡

 

柏樹外側是蒙兀兒花園的人行步道

 

從步道回顧正門

 

水道中段處設有一大理石平台,可以在此欣賞泰姬瑪哈陵於水道中之倒影,但人潮也是很多

 

中央平台上眺望正門

 

中央平台至陵墓主體間取景

 

回程,中央平台上留影(第一張照片右側人物是小夢)

 

回程,在中央平台觀賞泰姬瑪哈陵、正門於水道中之倒影

 

回程,正門前取景

 

回程,在正門前以泰姬瑪哈陵當背影拍個人照,可惜天色已晚,背景要清晰,人物就會太暗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智與小夢 的頭像
    阿智與小夢

    歌山之巔&舞雲之端

    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