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在伊斯坦堡的第二站,是參觀鄂圖曼帝國時期的舊皇宮-托普卡匹皇宮(Topkapi Sarayi) ,托普卡匹(Topkapi)在土耳其語為「大砲之門」之意,昔日碉堡內曾放置大砲,故以此命名。皇宮是穆罕默德二世於1462年開始興建,於1467年完成,但直到1588年,蘇萊曼一世才將後宮哈雷姆(Harem)遷移至此,此時才成為正式的皇宮,迨至1843年,阿布多麥奇一世(AbdulMecit I)認為舊皇宮不夠華麗氣派,乃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對岸另建朵瑪巴切皇宮,舊皇宮才退出舞台。托普卡匹皇宮主要分為四個庭院及哈雷姆(後宮)等五部分,進入第一庭院不用收費,但參觀後三庭院則要收費,另進入後宮還要額外收費。
我們由皇帝之門 (Imperial Gate)進入第一庭院,白色大理石城門彎拱上,裝飾著黑底金字的草寫可蘭經文,庭院內綠樹成蔭,有二座比較有名的建築,一為伊斯坦堡考古博物館,收藏100多萬件文物,幾乎涵蓋世界歷史上所有的時期和文明;一為和平神聖教堂(Aya Irini),原本是一座東正教教堂,但現改為博物館,主要供作音樂廳使用,自1980年以來,每年夏天的伊斯坦堡國際音樂節,有許多場音樂會在此舉行。
穿越第一庭院的林蔭及綠地,來到托普卡匹皇宮三座城門中最漂亮的崇敬之門(Gate of Salutation),城門上黑底金字是可蘭經的重要教義,兩旁圖象文字則是別號「勝利的征服者」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印璽。穿過崇敬之門就是第二庭院,右側是長條狀的宮殿廚房,有好幾個相連的房間,目前作為陶瓷收藏室和武器陳列館,陶瓷收藏室裡也有展示中國與日本的瓷器,但內部禁止拍照。庭院左側是國務會議廳(Divan)、正義之塔(Tomer Of Justice),目前會議廳一部分用來展示各式各樣的珍藏及鐘錶,但內部也禁止拍照;正義之塔是皇宮內最高建築,從博斯普魯斯海峽可以清楚看到。
照片
托普卡匹皇宮、聖索菲亞大教堂相鄰,入口處廣場並有艾哈邁德(Ahmet)三世取水亭
皇帝之門外側之艾哈邁德(Ahmet)三世取水亭,是1728年建造
皇帝之門及城牆(白色大理石城門彎拱上,裝飾著黑底金字的草寫可蘭經文)
第一庭院之和平神聖教堂,原本是一座東正教教堂,但現改為博物館,主要供作音樂廳使用
第一庭院綠樹成蔭
崇敬之門是舊皇宮三座城門中最漂亮的,城門上黑底金字是可蘭經的重要教義,兩旁圖象文字則是別號「勝利的征服者」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印璽
崇敬之門旁擺放著皇宮模型
第二庭院左側是國務會議廳(Divan)、正義之塔(Tomer Of Justice),目前會議廳一部分用來展示各式各樣的珍藏及鐘錶,但內部禁止拍照
正義之塔是舊皇宮內最高建築,從博斯普魯斯海峽可以清楚看到
第二庭院之幸福之門(進入第三庭院通道)
國務會議廳外觀及內部
宮殿廚房有好幾個相連的房間,目前作為陶瓷收藏室和武器陳列館。陶瓷收藏室也有展示中國與日本的瓷器,但內部禁止拍照
(由廚房內部上望煙囪)
(內部禁止拍照,引自http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Palace_kitchens_Topkapi_2007_024b.jpg#mediaviewer/File:Palace_kitchens_Topkapi_2007_024b.jpg)
展示之中國瓷器(內部禁止拍照,引自http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f/f8/Istanbul.Topkapi016.jpg)
展示之日本瓷器(內部禁止拍照,引自http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Palace_kitchens_Topkapi_2007_015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