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今(18)日安排參觀「伊士坦丁堡賽馬場」(Hippodrome of Constantinople)、「地下水宮殿」(Cistern Basilica)、「搭地鐵穿越歐亞大陸」、「博斯普魯斯海峽遊船」、「加拉達塔」(Galata Kulesi)展望、「佩拉宮殿」(Pera Palace)下午茶、「傳統大市集」(Grand Bazaar)逛街,晚餐在金角灣畔某餐廳享用,再搭乘19日凌晨0:55的飛機踏上歸途。另18日天未亮,我即前往耶尼清真寺(Yeni Mosque)、蘇雷曼尼耶清真寺(Suleymaniye Mosque)一遊,希望能在短短的二天,捕捉伊斯坦堡舊城區更多的風情。

伊士坦丁堡賽馬場始建於西元203年,迨至西元324年,伊士坦丁大帝將首都由羅馬遷至拜占庭(後改名伊士坦丁堡,現為伊斯坦堡),同時擴建長約450米,寬約130米之賽馬場,皇帝看台位於賽馬場東端,有通道連接大皇宮(鄂圖曼時期改建為藍色清真寺)。賽馬場現況為蘇丹艾哈邁德廣場,當時的賽道在路面2米以下,目前廣場上可以看到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、蛇柱、牆柱等賽馬場遺跡,以及德國政府為紀念德皇威廉二世於西元1898年訪問伊斯坦堡,所興建之德國噴泉。

地下水宮殿位於聖索菲亞大教堂西南邊,係拜占庭查士丁尼大帝於西元527年至565年統治時期所興建,作為當時伊士坦丁堡市民日常飲用水來源之一。地下水宮殿長140米、寬70米,由336根圓形石柱所支撐,可蓄水10萬噸,石柱高9米,排成12行,每行28根,柱距約4.8米,石柱藉由門拱方式支撐屋頂,其中98根富有科林斯(Corinthian )風格,其他則是多立克柱式(Doric)風格。地下水宮殿的牆是利用厚度4.8米的防火磚牆,地磚是使用塗有防水砂漿的材質。另地下水宮殿中間有一根淚珠形狀的柱子,西北盡頭有二根石柱,柱頭為倒放雕有梅杜莎的頭,都是不可錯過的景點。

照片

拜占庭時期之君士坦丁堡賽馬場、地下水宮殿、大皇宮、聖索菲亞大教堂相對位置(照片引自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90%9B%E5%A3%AB%E5%9D%A6%E4%B8%81%E5%A0%A1%E7%AB%B6%E6%8A%80%E5%A0%B4#mediaviewer/File:Constantinople_imperial_district.png)

640px-Constantinople_imperial_district

 

拜占庭時期之君士坦丁堡賽馬場、大皇宮、聖索菲亞大教堂示意圖(照片引自http://www.sparksineyes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14/02/byzance3.jpg)

byzance3

 

德皇噴泉(位於賽馬場區域的北部入口,在藍色清真寺前方,它是一個新拜占庭式風格的八角形拱頂噴泉,係德國政府為紀念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於1898年訪問伊斯坦堡,於1900年興建)

DSC08135

DSC08138

DSC08142

DSC08217

DSC08214

DSC08216

DSC08144

DSC08148

DSC08150

 

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(狄奧多西大帝在公元390年從埃及購買了一塊粉紅色花崗岩雕刻的方尖碑,豎立在賽道內側。這塊方尖碑是從大約公元前1490年,圖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間,就豎立在盧克索的卡奈克神廟。狄奧多西大帝將其切割成三塊,運回君士坦丁堡,已存在近3500年)

DSC08146

DSC08155

DSC08154

DSC08156

DSC08159

DSC08165

DSC08169

DSC08172

DSC08174

 

圖特摩斯三世方尖碑之基座

DSC08179

DSC08176

DSC08183

DSC08185

 

蛇柱(位於在賽馬場中央,來自德爾斐阿波羅神廟的普拉提亞三腳祭壇,祭壇興建於公元前5世紀,是為了慶祝希臘人在波斯戰爭的普拉提亞戰役中戰勝波斯人,其頂端是由三個蛇頭支持的金碗,君士坦丁下令將其移到君士坦丁堡的賽馬場中間,目前三腳祭壇僅剩下部,稱為「蛇柱」)

DSC08191

DSC08193

DSC08195

DSC08209

 

牆柱(伊士坦丁七世在西元10世紀,在賽馬場的另一端,興建了另一座方尖碑,最初它覆蓋著鍍金銅牌,但在第四次十字軍期間被拉丁軍隊洗劫並將其熔化,這個紀念碑的石質核心倖存下來,被稱為牆柱)

DSC08175

DSC08190

DSC08198

DSC08202

DSC08208

 

地下水宮殿入口

DSC08296

 

地下水宮殿長140米、寬70米,由336根圓形石柱所支撐,可蓄水10萬噸,石柱高9米,排成12行,每行28根,柱距約4.8米,石柱藉由門拱方式支撐屋頂

DSC08229

DSC08232

DSC08243

DSC08253

DSC08258

DSC08266

DSC08271

 

地下水宮殿西北盡頭有二根柱子,柱頭為倒放雕有梅杜莎的頭,是不可錯過的景點(在拜占庭文化中,有拿梅杜莎雕像做裝飾的情形,一般認為倒著放是避免人們正視到梅杜莎的眼睛,會被石化。而學者則認為倒著放,是為了便於支撐石柱)

DSC08279

DSC08282

DSC08286

DSC08287

 

地下水宮殿中間有一根淚珠形狀的柱子,也是拜占庭時期常見的柱型

DSC08293

DSC08292

(我們飯店附近的路旁,也看到許多淚珠石柱遺跡)

DSC07096

 

其他:(蘇丹艾哈德邁廣場及附近街道景觀)

DSC08223

DSC08298

DSC08301

DSC08219

DSC08306

DSC08309

DSC08222

DSC08218

DSC08137

DSC08139

DSC08141

DSC08158

DSC08143

DSC08167

DSC08211

DSC08205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阿智與小夢 的頭像
    阿智與小夢

    歌山之巔&舞雲之端

    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