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海外遊記(亞洲諸國) (6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今日要前往阿格拉(AGRA)参觀泰姬瑪哈陵(Tai Mashal)及阿格拉城堡(又名紅堡、Red Fort),因為車程要5個多小時,所以清晨7:00即從德里(DHLHI)出發,德里的空氣中佈滿細微灰塵,故日出顯得格外柔和,另德里至阿格拉沿途景觀屬於貧瘠鄉村平原地貌,因為沒有大景,且車窗是密閉的,所以我沒有拍照,而路途雖然遙遠,但我們金三角的當地導遊沙陸相當幽默風趣,讓我們一路笑聲不斷,所以也不覺得累,中途我們在一家頗具特色的工藝品店休息,約12:40抵達今晚下榻之Itc Mughal Sheraton飯店,這家飯店相當氣派,和外面的阿格拉市容猶如二個世界,而進入印度的星級飯店都必須經過紅外線檢查身體、背包,真不知他們在預防什麼,我們在飯店吃完午餐後,即開始下午的行程,先前往紅堡,再續往泰姬瑪哈陵,然我覺得一個下午参觀這二個有名景點,時間實在不足,至少每個景點要半日,才不至於走馬看花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日預計10:40離開船屋,搭乘下午13:40的飛機返回德里,所以早上有很充足時間,可以享受達爾湖清晨的湖光山色,我天未亮即起床外出閒晃,在7:30分以前,因為沒有船隻擾動,整個湖面平靜無波,美麗倒影如夢似幻,真正令人神往,此後陸續出現一些希卡拉船船家,為了搶做我們搭船返回陸地的生意,約8:00左右就來排班,足足等了2個多小時,真教人對他們的工作態度肅然起敬,之後,我們依依不捨向喀什米爾說拜拜,踏上完全不同風格特色的印度金三角旅程。

印度金三角係指德里(DHLHI)、阿格拉(AGRA)、捷布(JAIPUR)三座城市,位於印度半島北部,因相對位置近似正三角形,故而名之,北印度給我的印象相當複雜,有薈萃的古文明及絢麗建築,有多樣的歷史風情及和善人民,但同時存在騙子多、遊民多、垃圾多、灰塵多、車輛多、黃金()多等極端感觀衝突,而人口眾多、土地貧瘠、貧富懸殊、物質缺乏(尤其缺水)及疾病橫生,更讓人覺得這區域的生活條件很恐怖,不知該如何改善未來,所以傳聞印度樂天知命,我倒覺得是因為人民沒有願景及夢想,對現實又無可奈何,所以只能認命吧。我們返回德里後,先前往巴哈夷教靈曦堂参觀,其外觀採用蓮花造型,象徵所有宗教純潔與平等,故又名蓮花寺。目前全球有7座靈曦堂,每座的設計都很獨特,而德里靈曦堂係最新完成的一座,堂內沒有設置任何神像,以避免不同宗教及種族背景之人排斥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貢馬回斯里那加後,趁著天色尚明,我們搭乘希卡拉船(Shikara)参觀水上市場,並隨著船隻擺渡,一路欣賞達爾湖及船屋所交織出之冬城暮色,另今日( 1月26 )是印度獨立紀念日(國慶日),有營業的水上商家不多,但還是很不錯的體驗,最後我們在一家專賣紙製工藝品的商店停泊閒逛,此店賣有各式各樣珠寶盒、相框及裝飾品等,做工精巧且色彩鮮豔,非常值得参觀,直到夜幕低垂,我們才依依不捨搭船返回船屋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今日要前往位在斯里那加西北方約52公里 ,海拔約2730公尺 之貢馬 (Gulmarg),貢馬有「開滿鮮花的草原」、「花之牧場」及「喀喇崑崙山下空中花園」的美稱,夏季時綠草如茵,百花齊開,周遭並矗立巍峨雪山及茂密森林,如果能騎馬在此廣袤草原上飛躍奔馳,一定非常心曠神怡,而冬季積雪廣闊無垠,山林、房舍均畫上銀妝,亦美的令人陶醉。

我們是每5人搭乘一輛7人座休旅車從斯里那加出發,沿途梯田、林木、殘雪及回式建築交織的鄉村景致,相當不錯,但因我坐在車內最後一排座位,所以未能拍照,有點扼腕。中途我們在坦馬格(tangmarg)換雪鞋、雪襪,並改搭一輛有點破舊、但有雪鍊的中型小巴,而不可思議的是,車內坐滿司機、助手、當地導遊及我們一行共23人後,車子一起步即有一群想搭便車前往貢馬打工的當地民眾跳上車,佔滿整個車後及車頂,估計約有15來人,破舊老車載了這麼多人,在蜿蜒山路爬得相當吃力,司機及助手中途幾度停車叫他們下車,但車子一啟動後,他們又陸續跳上車,不畏摔車,也不怕手腳凍傷,真讓我佩服到極點,可惜我身處車內,不然一定把這難得畫面拍照記錄下來,而我們後面的一輛休旅車遊客,沿途就拿著相機猛拍,真教人好生羨慕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喀什米爾無論氣候、地理景觀、建築、宗教信仰、民風及人種,和印度半島均有天壤之別,這裡的人屬於中亞混血種,相貌極為好看,另由於夏季氣候宜人,故成為古印度帝王的避暑渡假勝地,而「歡喜花園」及「愛的花園」,即是16世紀印度蒙兀兒王朝所興建,二花園的格局都簡單方正,而冬季雖無花景可賞,但雪山銀地、蕭瑟林木及溫暖夕陽,亦別有一番意境。

之後,我們前往喀什米爾羊圍毛及地毯專賣店参觀,我和小夢在此買了5條圍巾,另今晚及隔日晚間,一對父子持續來船屋販售其家族自製的喀什米爾羊毛圍巾,從中午就開始等我們這些遊客,覺得他們生活很辛苦,所以又買了1條,總共買6條,真是大失血啊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前言、達爾湖船屋及候鳥

這次印度之旅莫非命中註定,原本規劃前往元陽梯田、羅平花海,但沒有成團,之後報名紐西蘭南北島,結果旅行社突然告知沒機位了,想想埃及金字塔也不錯,但因太晚報名,還是沒有機位,最後只剩印度金三角及喀什米爾行程,反正這個地方也是我旅遊拼圖中希望實現的夢想,所以就参加囉,而我幾個月前才剛讀完一本印度旅遊的書籍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五日(吳哥傳統藝術學校、傳統市場及和平飯店)

下午前往吳哥傳統藝術學校參觀(新增行程),這是一個教授殘障人士傳統技藝並設有展售中心的地方,小夢在此買了二條絲巾及一瓶精油,之後走訪傳統市場,覺得沒什麼可看性,且天氣炎熱,遂和吳姐、曾大哥、小為一同至附近和平飯店喝下午茶,傍晚帶著似箭歸心前往機場,回到臺灣已近午夜12時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五日(洞里薩湖)

清晨利用空檔至渡假村附近閒逛,體悟當地風土民情,相較柬國的貧窮落後,真該感恩臺灣的富足舒適,其後驅車前往東南亞第一大淡水湖洞里薩湖,搭乘的船舶相當簡陋,且沒有穿著救生衣,萬一發生意外,後果很難想像,這實在需要改進,另大夥看見水上人家的生活條件及環境,心情都變得格外沉重,中午幾沒胃口,下午前往吳哥傳統藝術學校參觀(新增行程),這是一個教導殘障人士傳統技藝並設有展售中心的地方,小夢在此買了二條絲巾及一瓶精油,之後走訪傳統市場,覺得沒什麼可看性,且天氣炎熱,於是和小夢、吳姐、曾大哥、小為一同至附近和平飯店喝下午茶,傍晚帶著似箭歸心前往機場,回到臺灣已近午夜12時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四日下午(巴孔寺)

吳哥時代的寺廟中,許多都有象徵須彌山意象的建築,而巴孔寺(Bakong)即是第一座以須彌山為宇宙中心概念的建築,廟體為五層金字塔型構造,最上層中心矗立一座寶塔,其內供奉濕婆神。廟的四周建有磚塔林立,東南西北四面均有階梯通達主塔,階梯入口處有一隻伏臥的濕婆神坐騎黃牛南迪(Nandi),階梯兩側立有石獅,惟因風化嚴重,有些石獅像只剩一層薄片,另每層平台的四隅均建有石象,象徵巴孔寺的保護神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四日下午(比列科寺)

在印度語中,Preah的意思是神聖,Ko則是牛,Nandi是濕婆神的坐騎,而比列科寺(Preah Ko)前三隻伏臥的黃牛指的就是濕婆神的坐騎Nandi,故又名神牛寺。比列科寺係羅洛士遺址中最早建成的,據聞是因陀羅華爾曼一世(Indravarman)為紀念各先王而建的宗廟,最外層原有護城河,但現已看不出,只剩東側入口通道上頹圮的門柱,以及兩旁傾倒的藏經閣。另比列科寺係由六座磚造的廟塔所構成,分成前三後三築於塔基平台上,前塔較後塔高,前塔三座並各有石階,兩側則建有石獅鎮守,前塔塔壁雕有男性守衛,是為父系宗廟,後塔塔壁雕有仙女提瓦達(Devatas),是為母系宗廟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四日下午(羅蕾寺)

中午在飯店享用自助餐及下午茶,3點多才驅車前往羅洛士遺址群,依序參觀羅蕾寺、比列科寺及巴孔寺。羅洛士遺址群被稱為柬國藝術的開端,在西元802年,加亞華爾曼二世(Jayavarman)結束柬埔寨分裂局面,在羅洛士附近登基為王,開啟輝煌的吳哥王朝,其與繼任之因陀羅華爾曼一世(Indravarman)、耶挲華爾曼一世(Yasovarman)為求將王權神格化,建立「君權神授」的權威,於是在此區建造神廟舉行祭典,是為吳哥時期遺留下來最早的建築群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四日上午(變身塔及皇家浴池)

變身塔(比粒寺)建於10世紀,因印度教相信輪迴,認為肉身會一次又一次的經歷死亡再不斷轉喚,故以神山塔林式為建築型式之變身塔,其建造用途即作為古代皇族火化為神之神殿,而歷代國王名字後面都會出現varman,此字之印度教語意為「保護者」,意即國王為下凡之神祇,此世來到人間保護子民。另從塔頂可遠眺吳哥窟尖塔,但僅能看見冒出樹林末端之一小部分,不是很明顯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四日上午(女皇宮)

女皇宮,又名班蒂斯蕾古剎(Banteay Srei),建於10世紀,是一座面向東方,內外三層圍牆,供奉印度教濕婆神的寺廟,整座建築以朱色砂岩構造,與吳哥其他廟宇相較,規模雖然小巧,但細膩精緻的壁雕,是所有吳哥石雕壁畫中,最上乘巔峰之作品,尤其在陽光照耀下,砂岩中細微石英結晶反射出璀璨光澤,靜靜散發唯美質感,迷離夢幻,令人激賞,故有「吳哥藝術之鑽(Jewel in Angkor Art)」的美譽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四日清晨(吳哥窟日出)

破曉前即出發前往吳哥窟觀賞日出,我們是搭乘嘟嘟車前往,機車外掛雙人座篷車,把它想像成馬車也不錯,抵達時已人聲鼎沸,蓮花池前更是方寸難尋,我惦估朝霞泛出深淺情況,覺得金烏躍起的方位,從右藏經閣觀賞更為適當,於是偕同小夢移至該處,找個角度不錯的牆垣平台併肩而坐,細細品味吳哥日出的千年風情,643分,金黃太陽從吳哥窟五座尖塔左側冉冉升起,構造出一幅美麗動人的自然景觀,據導遊阿來轉述,每年3月及9月中之某日,太陽升起的位置會在主塔的正中,即中間石路大道、主殿尖塔及太陽會連成一直線,這是吳哥窟最美的日出,但我覺得不盡然,因為從視覺角度推斷,剛跳升地平線的太陽,會被尖塔中下部遮蔽,等到爬升至尖塔中上部時,應已光芒四射,又何能形成柔和圓輪從塔底緩緩升起的畫面,除非你佇立的位置有一定高度(比如西側圍牆中間塔門塔頂或藏經閣屋頂),才能因視角降低而欣賞到此絕美奇景。我們觀賞完日出後,同樣搭乘嘟嘟車返回渡假村享用早餐,準備上午女皇宮、變身塔、皇家浴池的行程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三日下午(吳哥窟主殿)

吳哥窟內部主要分三層,每一層的外圍均有迴廊環繞,第一層迴廊之壁面佈滿浮雕並各有主題故事,稱為「浮雕迴廊」,一、二層迴廊間有三條穿廊相連,第二層迴廊則處處可見盜匪掠奪下缺頭斷臂的石像,令人不勝惋惜,第三層即最上層之迴廊及通道呈田字型,中間及四個角落各建有一座蓮花苞形狀的尖塔,即象徵須彌山五座山峰,祭壇位於中間最高尖塔的正下;另從第二層要至最上層主殿,四面任何一座石階均可到達,惟石階相當陡峭,斜度高達70度,且無法整隻腳納入狹窄階面,必須半爬半跪拾級而上,此或許出於渺小人類敬畏天神之構思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三日下午(吳哥窟)

今日下午參觀名列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小吳哥皇城-吳哥窟Angkor Wat又稱吳哥寺,其位於柬埔寨西北部原始名字是「Vrah Vishnulok」,意思為「濕奴的神殿」目前吳哥古跡中保存最完好的廟宇,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,也是世界最大的廟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三日上午(塔瑪儂遺址、班蒂喀黛、荳蔻寺)

小巧玲瓏的塔瑪儂遺址建於12世紀,主要特色是精緻的Devatas女神浮雕,另廟身石頭顏色由於歲月及森林的洗禮,更顯古樸魅力,非常優雅迷人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三日上午(塔普倫寺、塔凱歐寺)

今日上午依序參觀塔普倫寺、塔凱歐寺、塔瑪儂遺址、班蒂喀黛、荳蔻寺等5處,行程安排有點緊湊,且其中塔普倫寺極具特色,應該待久一點才對。另旅行社贈送椰子一顆,能在塔凱歐寺前暢飲,感覺相當不錯,中午則在索菲特飯店享用豪華自助餐,儲備下午參訪「小吳哥皇城」的體力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二日下午(巴肯寺及吳哥日落)

參觀完大吳哥城古建築群後,已是下午450分,旋即驅車前往巴肯寺觀賞吳哥日落,此行必須從海拔僅65公尺之巴肯山腳下步行上山,抵達巴肯寺時,整座寺廟已滿是人潮,連找個位置取景都有困難,加上時間倉促,實在無法醞釀美好心情,另外巴肯寺的階梯亦屬陡峭,且均無防護設施,如果上方有人跌落,下方可能骨牌效應堆成人肉沙包,這實在有點恐怖,因為導遊擔心下山時人潮推擠的危險,要求同團在夕陽西沉前即提早下山,所以並無充足時間享受巴肯寺的落日餘暉。另巴肯寺建於西元893~907年,是供奉濕婆神的印度教寺廟,由108座寶塔以幾何圖形對稱佈置,陡峭的廟山及頂部5座寶塔,分別象徵須彌山及其5座山峰,108在印度教中代表宇宙次序的總和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二日下午(巴本宮殿、空中宮殿、鬥象台、古代法院、十二生肖塔)

從巴戎廟北側出口步行沒多久,視野即豁然開朗,佇立於充滿歲月痕跡的古建築前,西側是望之鬱然的巴本宮殿,東側是綠草茵茵的遼闊廣場,遠處並有磚紅的十二生肖塔排列相迎,前方則是寬敞的鬥象台長廊,小夢希望停留此處慢慢感受歷史氛圍,不想一直趕行程,所以我倆在此分道揚鑣,我續行前往巴本宮殿、空中宮殿參觀,最後在鬥象台及古代法院會合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