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海外遊記(亞洲諸國) (6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我們上午8時許離開奇旺國家公園,驅車前往尼泊爾中部度假勝地波卡拉(Pokhara),導遊蘇曼很有心,中途增加參觀塞蒂河(Seti Gandaki River)對岸的Gohitar村落行程,體驗當地居民實際生活狀況,非常感謝。之後沿著Seti Gandaki River、Trishuli River河岸旁之公路蜿蜒前進,穿越山林、峽谷及丘陵、平原,中途並在Aanbu Khaireni市集及一處餐廳休息,約12時50分抵達波卡拉,而沿途的景色,就讓照片來呈現囉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搭乘木棉樹一體成型之獨木舟後,我們展開叢林健行生態之旅,我很喜歡這個行程,可以真實感受原始熱帶雨林的風情,沿途有高密的森林、神秘的沼澤、靜謐的湖泊、怪異的樹藤、奇妙的蟻丘,真是好特別的體驗,可惜健行活動僅安排約1.5小時,無法深入,有點意猶未盡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中午返回飯店用餐休息,下午再驅車前往奇旺國家公園西北側之Rapti河支流,搭乘木棉樹一體成型之獨木舟,進行河岸生態之旅,奇旺國家公園鳥類多達4、500種,同行張宏州、許友銘大哥是賞鳥專家,有他們在旁解說,讓人獲益良多。之後,我們在大象撫育中心附近下船,展開叢林健行之旅(詳下篇),沿途可看見高密的森林、怪異的樹藤、奇妙的蟻丘,真是好特別的體驗。黃昏時刻,我們造訪大象撫育中心,這裡有二隻嬉鬧可愛的小象,其天真活潑的動作,令人不禁莞爾。晚餐時,領隊梁雅媜小姐十分用心,特別準備一塊蛋糕幫我和許大哥慶生,實在非常感謝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奇旺國家公園有許多騎乘大象路線,我們安排前往園區東北側之不知名象場(車程約3、40分),約8點左右抵達,雖已日上樹稍,但仍朦朧神秘,彷彿迷霧森林,此時大象陸續上工,接連載客橫渡溪流,深入叢林,整個行程約90分,每頭大象分坐4人,俾以保持平衡,象夫坐在前端手持木條,不時以腳觸碰大象耳背,用以駕控大象,我們騎在象背上,由高處觀賞熱帶雨林,尋找野生動物,感覺十分新鮮,雖然最終仍未發現獨角犀牛蹤跡,但有遇見水鹿、梅花鹿、山豬、孔雀、啄木鳥、老鷹、鸚鵡等,更看到賴皮不願過河的小象,也是非常有趣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搭乘牛車離開THARU傳統村落,回程中途下車,穿越一處大象養殖場後,沿著RAPTI河支流健行賞鳥,有遇見飛越溪流的孔雀、橫渡河川的野生大象,以及遠處河畔飲水的犀牛,最後在朦朧落日餘暉中,結束今日的行程,晚間另觀賞THARU傳統舞蹈,而奇旺的黑夜霧很濃,看不見璀璨星空,只好早早入睡,期待明日的叢林行程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坐落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尼泊爾,一直被喻為神仙國度,很早就想造訪,這次親臨後,欣喜中略帶失落,這個國家的人民很和善,自然人文景觀也相當豐富,但環境有點雜亂,加德滿都的空氣、交通更是恐怖,一點都不神仙。另本次團友是我遇見最配合的一團,領隊約定集合時間一到,大家就準時到位,未有延誤,實在超級感謝。

我們6日下午從桃園搭機前往香港,再轉機至加德滿都,7日上午由加德滿都搭國內線小飛機前往此次行程的第一站-奇旺(CHITWAN)國家公園,共在奇旺住二天,先後安排搭牛車逛THARU傳統村落、黃昏賞鳥生態健行之旅、騎大象深入叢林尋找野生動物、搭獨木舟遊RAPTI河、熱帶雨林健行生態之旅、參觀大象撫育中心等,非常有意思,奇旺國家公園占地面積約932平方公里,海拔約150米,是印度和尼泊爾之間丘陵地帶中少數未遭破壞的自然區域,更是世界上罕見亞洲獨角犀牛及孟加拉虎棲息之地,我們行程雖只是體驗之旅,但感覺已經很新鮮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日我們從捷布搭車抵達德里時,已是中午,下午要参觀甘地博物館、印度門及總統府、國會大廈,並搭乘晚間11點多的飛機返回台灣。

甘地博物館原是印度聖雄甘地的住所,館內展示其生前事蹟及起居室,另1948130日 下午517分,甘地一如往常前往住所後方的中庭接見民眾,遭受激進派印度青年暗殺,暗殺現場目前立有石碑悼念,前方有鋪設一連串脚印,代表甘地最後的足跡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参觀完捷布舊城區古天文台後,隨即驅車穿越捷布新城區,來到一座小山丘旁,山頭上矗立一座古拙質樸的城堡,山腰處即是印度第二大富商所獨資興建(據導遊沙陸所述),以純白大理石構築的貝拉廟(Birla Temple)

貝拉廟是一印度教廟宇,主要供奉毘濕奴及其妻吉祥天女,毘濕奴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保護神,吉祥天女則為財神,雖然我不是信徒,但仍祈求保佑小弟家人從此平安幸福、財源廣進,中華民國(OR台灣國)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,哈哈哈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中午,我們回飯店午餐休息,下午續參觀捷布天文台(Jantar Mantar)及貝拉廟(Birla Temple)天文台位於城市宮殿旁邊,是捷布國王沙瓦··辛格二世(Maharaja Sawai Jai Singh II)17271734年間建造的一座天象觀測所,作為當年星象學家觀測天象的地方,是印度目前保存最完好及最大的一座古代天文台,並於2010年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,其內建有多個外形類似巨型雕塑的天文觀測器物,有大理石觀測儀、日晷、日規、經緯儀、子午線儀、星盤、方位圈、黃道撥號等等,主要是利用日照和投影,來推算時間和宇宙星體的位置,每個天文觀測器物都有特別的用途,其中日晷更是目前世界最大一座,有階梯可以爬上頂處,可惜今日階梯關閉,不然在上面鳥瞰捷布市區及周邊城市宮殿、風之宮殿,視野一定相當不錯。另場內建有12個三角形的小建築,代表十二個星座,每個星座的角度及方向都朝向各自的星座(及黃道撥號),我和小夢分別在屬於自己的水瓶座及雙子座留影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通過象神之門後,抵達第三區的鏡宮(Sheesh Mahal)、中庭花園、夏宮-歡喜廳(Sukh Niwaa)及勝利殿(Jai Mandir),鏡宮是安柏堡內最美麗的宮殿,牆壁四面及天花板均鑲嵌著無數的小鏡片、彩色玻璃、銀飾及寶石,並組合成各種圖案,據聞只需在黑暗的宮內點燃一盞燭光,那萬千塊鏡子、寶石便會和燭光互相折射,產生繁星閃耀的效果。而鏡宮的正對面,隔著中庭花園就是歡喜廳,此宮是國王和妃嬪享樂、舉行活動、作息及消暑的地方,在白色簡約的大理石牆下,牆壁內部是中空設計及建有水道,當流水通過水道進入牆壁,並讓風吹入窗櫺,即可達到冷空氣對流的效果,而降低夏天炎熱的暑氣。另勝利殿是國王的起居室,主要以白色大理石構築,房間有精美雕花及彩色玻璃鑲嵌的裝飾。另在此區的高處平台,可以清楚鳥瞰山下的安柏舊城及後方的齋格爾堡,視野相當美麗開闊。

之後,我們再往內進入第四區-捷布國王後宮佳麗住宿的薩娜納宮(Zanana Mahal),此區的庭園中央有個亭子(Baradari),國王會在此掛上布幔與後宮佳麗相會。另在此區的高處平台上亦可俯瞰安柏堡四周的屋舍、護城河,亦可遠眺後山的齋格爾堡及蜿蜒的長城,景觀相當不錯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上午前往位於捷布市區東北約11公里的安柏(Amber),並騎乘大象爬登安柏堡(Amber Fort,或稱琥珀堡),這真是令人興奮的行程,心情都飛揚起來。安柏係捷布王國12世紀18世紀的首都,而國王所居住的安柏堡建於一座小山上,佔地約四平方公里,除了城堡下方有一條護城河圍繞外,四周也蜿蜒環繞著長達40公里的護城高牆,後方高處並有依山而建,兼備堅固軍事防禦設施的齋格爾堡(Jaigarh Fort),此堡不但居高望遠,更可守衛安柏堡,是印度最易守難攻的堡壘。

安柏堡依山勢而建,大致可分為四區,我們騎大象進入城門後,第一區是寬闊廣場,此區可以看到大象進進出出,煞是新鮮。接著從廣場西南側的樓梯可以上到第二區,當通過此區城門太陽門(Suraj Pol)後,映入眼簾亦是一寬闊廣場,以及採格狀圓柱建築的公眾大廳(Diwan-I-Am),而廣場正前方中央是以大理石建造的主城牌樓,牌樓表面雖以天然顏料著色,但至今仍然色彩豔麗沒有螁色,而牌樓正中的入口,就是通往後宮(即第三區)的象神之門(Ganesh Pol),象神之門的門楣頂部繪有象頭人身的圖案,這是印度著名濕婆神的兒子象神(Ganesha),代表著智慧、財富和幸運。另牌樓入口的正上方開有一小方格窗,目的是讓嬪妃在此觀賞風景及迎接國王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從城市宮殿博物館之東門開始步行前往風之宮殿(Hawa Mahal),它位於城市宮殿東南方不遠處,並非一座真正的宮殿,而是一道外觀為粉紅色,繪有白色邊框和華麗圖案的五層漸縮式高大厚牆,牆面並開有953扇窗,是用紅砂石鏤空而成的外凸拱形窗戶,窗上並鑲有不同顏色的彩色玻璃,在不同角度陽光或月光照耀下極富變化,非常好看,而風之宮殿當時建造之目的,係要讓皇家嬪妃觀看城下花花世界及了解平民生活,又可以不受外界窺視,設計別出心裁,也只有在印度這樣奇特的傳統環境,才有這種瘋狂的建築,另因正面外觀看來像是一座巨大宮殿,且站在建築物內部每個角落都能感受微風吹入,因而得名。而此行我們因為時間不夠,只能在風之宮殿外部参觀,並未入內登高攬勝。之後,我們参觀捷布著名的血拼天堂崔波萊市集(Tripolia Bazar),它就在風之宮殿外圍周邊,販有各式各樣的印度風味商品,非常具有逛點,但因小夢懼怕此地的街景環境(垃圾多、遊民多、交通亂),不敢隨便亂走,所以我們逛沒多久就返回集合地點,惟現今回想起來,覺得當時沒有逛到三拱大門(Tripolia),體驗捷布當地風情,實在有點可惜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捷布(Jaipur)王國之城市宮殿,除1959年起對外開放参觀之城市宮殿博物館外,尚有辛格王公家族現仍居住之月亮宮(Chandra Mahal),而城市宮殿博物館主要有七個部份,分別為戰車/馬車展覽廳(Bagghi Khana)、 公眾大廳(Sabha Niwas) 、私人大廳(Sarvato Bhadra Chowk)、太陽宮(Mubarak Mahal)、愛之庭(Pritam Niwas Chowk)、武器展覽廳Sileh Khana (Weapons Gallery)及行政室(Karkhanas)。月亮宮則在愛之庭的庭院後面,不對外開放,是一座七層高建築物,顏色是鵝黃色,由大理石打造,裝飾典雅,可俯瞰宮中的花園庭院及整個捷布市景。以下介紹太陽宮、愛之庭、武器展覽廳之特色:

太陽宮:曾是王室招待外地貴賓的地方,現被改建為紡織展覽廳,展示王室人員曾穿著的衣飾,其中最有特色是一件重量9公斤 的紗麗Saree衣服。另太陽宮是一方形格局,四面入口均有精緻的石雕,是眾殿中較為特別的,而從太陽宮經過Rajendra Gate便可以連通私人大廳,Rajendra Gate之雕畫相當精美,拱門兩側的巨型大理石象雕,是由整塊大理石雕刻而成,非常特別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今日下午的行程是参訪城市宮殿博物館(City Palace Museum),再散步至風之宮殿(Hawa Mahal),以及閒逛崔波萊市集(Tripolia Bazar) 捷布(Jaipur)王國之城市宮殿,除1959年起對外開放参觀之城市宮殿博物館外,尚有辛格王公家族現仍居住之月亮宮(Chandra Mahal),而城市宮殿博物館主要有七個部份,分別為戰車/馬車展覽廳(Bagghi Khana)、 公眾大廳(Sabha Niwas) 、私人大廳(Sarvato Bhadra Chowk)、太陽宮(Mubarak Mahal)、愛之庭(Pritam Niwas Chowk)武器展覽廳Sileh Khana (Weapons Gallery)及行政室(Karkhanas)。月亮宮則在愛之庭的庭院後面,不對外開放,是一座七層高建築物,顏色是鵝黃色,由大理石打造,裝飾典雅,可俯瞰宮中的花園庭院及整個捷布市景。以下依序介紹各展區的特色:

戰車/馬車展覽廳:位於東側遊客入口之前庭,它收藏有捷布王室家庭的古老馬車、戰車及轎,其中還有世界聞名的馬車 Victoria Bagghi, 它是英國威爾斯王子於1876年贈給印度的禮物。我們此行經過此區時,只簡單看一下,並沒有拍下照片。 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阿格拉(Agra)捷布(Jaipur,或譯捷浦爾),沿途大都為貧瘠土地,並有沙漠化現象,這應該是水資源匱乏,又未做好水利措施吧,至於有多貧瘠呢,我在車上拍了一些照片,就讓照片說故事吧。而當車子抵達粉紅城市捷布時,從車窗看城市街景,著實令人驚訝,這城市的房屋外牆均漆成粉紅色,並可以在街上看到象騎、馬車、駱駝車、腳踏車、機車、三輪車、黑包車、汽車、公車等各式各樣交通工具,非常新鮮特別,但同時充斥著遊民多、垃圾多、灰塵多、攤販多、交通亂等極端感觀衝突,真讓人不知該如何評價。

粉紅城市捷布簡介: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今日要驅車前往有粉紅城市之稱的捷布(Jaipur),中途並造訪法第普希克里城(Fatehpur Sikri),此城係蒙兀兒王朝阿克巴大帝於1570年為慶祝兒子賈汗吉爾的誕生,於阿格拉城南約40公里 之山丘上建造的新城,取名法第普希克里意即「勝利之都」,據聞係因阿克巴大帝一直苦無子嗣繼承王位,請益居住此地的回教先知契斯(Shalkh Salim Chishti)契斯提告知住一晚即能得子,最後得償宿願,阿克巴大帝之後又開疆擴土打了幾場勝戰,於是大興土木花費16年在此建城,並由阿格拉遷都於此,但使用約十來年後,就因氣候變化水源乾涸而遭逢廢城命運,所以有人稱這座空城為「印度的龐貝」。

勝利之都的內城分為二區,一為皇宮區,包括阿克巴大帝及四個王妃的住所,一為迦瑪清真寺區(Jama masjid),而其中除清真寺區之契斯提陵墓採用大理石構築外,其他大多以紅頁岩建造。我們此行僅参觀迦瑪清真寺區,進入此區有好幾個城門,其中以高達54公尺之布蘭德達瓦喳(Buland Darwaza)城門最為雄偉壯觀,象徵勝利之門,尤其從階梯下方仰望城門,更讓人為之震撼。另迦瑪清真寺區是一近似南北對稱的四方形格局,周遭環繞迴廊建築,中間則是一寬闊廣場,迴廊建築之樑、柱、壁、板,不但雕刻精美,而且畫彩繽紛,令人流連不已,而坐落廣場上的迦瑪清真寺、先知契斯提陵墓,其鏤空窗戶圖案均不相同,相當好看,可惜我們参觀時間不夠,無法慢慢欣賞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我和小夢從左側登上陵墓主體,主體四角都有高達40公尺 的圓柱形高塔一座,每座塔均向外傾斜12度,是為確保遇到地震時,尖塔向外倒塌而不壓到主殿,這四座高塔據聞是專供穆斯林教徒們每日登高朗誦可蘭經,以及祈禱朝拜之用。高塔與主殿間是寬闊的大理石廣場,有很多本國人在排隊進入主殿,可喜外國人不用排隊,因為門票繳的比較貴啦(外國人750盧比,本國人25盧比);陵墓主殿的每一面都有高33公尺 的拱門,大理石壁面所呈現的美麗圖案,有以寶石(水晶、翡翠、孔雀石)鑲嵌而成,或以刻刀雕鑿而成,真是一件偉大不朽的作品,陵墓主殿內有兩座空的石棺,棺木一大一小,沙賈汗國王及王后即葬於空棺處地下的土窖內,依規定不能拍照,所以我沒有拍,但還是有些人違規,管理員也沒制止,讓我有點蠢蠢欲動。之後,我和小夢在東側的清真寺廣場休憩觀賞夕陽,迨日落後才慢慢返回集合地點,我們在水道中央大理石平台又休憩一段時間,因為我要拍攝泰姬瑪哈陵之水中倒影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泰姬瑪哈陵(Tai Mashal)真是光彩奪目,美麗的不可思議,被譽為「完美建築」實當之無愧,惟蒙兀兒王朝沙賈汗國王為了實現已故王后蔓芭奴的遺願,動員2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工匠、書法家,花費22年時間建造這座純白大理石陵墓,雖然浪漫唯美,但為了自己對愛情的執著,勞師動眾至此,也未免太「輕民」吧。

泰姬瑪哈陵位於亞穆納河畔(Yamuna)轉彎處,建築特色融合中亞、波斯及印度本土風格,陵墓主體以純白大理石構築,並搭配28種寶石和半寶石鑲嵌,而所需建築材料是從印度各地和亞洲,以超過1000頭大象運送,其中綠松石來自西藏,青金石來自阿富汗,玉和水晶來自中國,碧玉來自旁遮普邦,藍寶石來自斯里蘭卡、瑪瑙來自阿拉伯。泰姬瑪哈建物高約250英尺(76.2公尺),佔地約17萬平方公尺,南北長580公尺 ,寬305公尺 ,有前庭、正門、蒙兀兒花園、陵墓主體、清真寺,進入主陵需要脫掉鞋子或穿上鞋套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参觀完賈汗吉爾宮後,接著我們陸續造訪穆沙曼布爾宮(Musamman Burj)什希馬哈勒(Shish Mahal)、羅香阿拉宮、哈斯瑪哈勒(Khas Mahal)瑪奇巴哈旺( Macchi Bhavan )安古利巴格宮(Anguri Bagh)及蒙兀兒花園、公眾廳(Diwan-I-Am)等處,這些建築群大都採用大理石構造,雕刻及鑲嵌均巧奪天工,相當精緻,只可惜宮殿名稱不好記,而我們参觀時間又不充足,所以看的有點眼花撩亂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阿格拉紅堡(Red Fort)位於亞穆納河畔(Yamuna),係蒙兀兒王朝的皇宮,始建於第三任國王阿克巴,經第四、五任國王賈汗吉爾、沙賈汗陸續增建,始有今日之面貌,而沙賈汗即是為憑弔其愛妻而興建泰姬瑪哈陵(Tai Mashal)之帝王。

紅堡周圍環繞著護城壕,以及長約2.5公里 、高約21公尺 的城牆,惟護城壕現已乾枯,其主要建材是以紅色砂岩構築,但內部宮殿及裝飾也有採用白色大理石,整體建築元素混合印度教、伊斯蘭教等風格特色,且在樑、柱、壁、版等石材上,處處可見精美雕畫及絢爛色彩,真讓人讚嘆不已,可見古代帝王家的奢華程度令人難以想像。我們從紅堡主要入口阿瑪辛格門(Amar Singh  Gate)進入,經過三道拱門及穿越一道長廊後,美麗的宮殿及茵茵草地即映入眼簾,我們先後参觀賈汗吉爾宮殿(Jehangiri Mahal)什希馬哈勒(Shish Mahal)哈斯瑪哈勒(Khas Mahal)穆沙曼布爾宮(Musamman Burj)瑪奇巴哈旺( Macchi Bhavan )安古利巴格宮(Anguri Bagh)及蒙兀兒花園、公眾廳(Diwan-I-Am)等處,相當值得参觀,另在紅堡臨河側可以鳥瞰泰姬瑪哈陵,據聞沙賈汗晚年被其兒子歐朗傑伯囚禁在紅堡內,只能在此遠距離憑弔其愛妻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