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海外遊記(青藏甘肅) (4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如果說旅遊拉薩是欣賞歷史人文景觀之美,那麼搭乘青藏鐵路,就是擁抱壯闊自然景觀之美,青藏鐵路起終於青海西寧市及西藏拉薩市,全長1956公里,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一條鐵路,上行時間約25小時,下行時間約23小時,而景觀最美的路段是格爾木站到拉薩站之間(簡稱格拉段),所以安排白天行駛於這個路段,才能感受壯麗巍峨的連綿雪山、一望無際的遼闊草原,以及偶然發現的野生氂牛及藏羚。我們是採下行路線,破曉前8:20從西藏拉薩站出發(海拔3641),一路經過羊八井(海拔4306)、當雄(海拔4293)至那曲(海拔4513),停留約5分鐘後,再續行經過措那湖(海拔4594),至西藏邊境之唐古拉站(海拔5068),其前方1公里處之唐古拉山啞口,即是青藏鐵路最高點(海拔5072),此後火車在青海境內行駛,經過長江源、風火山、索加野生動物核心區、楚瑪爾河野生動物核心區、可可西裡國家自然保護區,約19:00許行經楚瑪爾河站(海拔4495以上)附近時夕陽西落,夜幕低垂,而火車仍一路往崑崙山方向飛馳,於22:10至格爾木站(海拔2828),之後在車上睡覺,於隔日上午7:20到達終點西寧站,總計車程23小時,而我從拉薩啟程至幕黑這11小時,深深被沿途絢爛景觀所吸引,未曾闔眼,相機快門也未停按,至於多迷人呢,為了完整呈現其旖旎風光,所以分為拉薩→當雄、當雄→那曲、那曲→措那湖、措那湖→唐古拉、唐古拉→楚瑪爾河等五部曲敘述。

照片(依措那湖→唐古拉之拍照順序呈現)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說旅遊拉薩是欣賞歷史人文景觀之美,那麼搭乘青藏鐵路,就是擁抱壯闊自然景觀之美,青藏鐵路起終於青海西寧市及西藏拉薩市,全長1956公里,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一條鐵路,上行時間約25小時,下行時間約23小時,而景觀最美的路段是格爾木站到拉薩站之間(簡稱格拉段),所以安排白天行駛於這個路段,才能感受壯麗巍峨的連綿雪山、一望無際的遼闊草原,以及偶然發現的野生氂牛及藏羚。我們是採下行路線,破曉前8:20從西藏拉薩站出發(海拔3641),一路經過羊八井(海拔4306)、當雄(海拔4293)至那曲(海拔4513),停留約5分鐘後,再續行經過措那湖(海拔4594),至西藏邊境之唐古拉站(海拔5068),其前方1公里處之唐古拉山啞口,即是青藏鐵路最高點(海拔5072),此後火車在青海境內行駛,經過長江源、風火山、索加野生動物核心區、楚瑪爾河野生動物核心區、可可西裡國家自然保護區,約19:00許行經楚瑪爾河站(海拔4495以上)附近時夕陽西落,夜幕低垂,而火車仍一路往崑崙山方向飛馳,於22:10至格爾木站(海拔2828),之後在車上睡覺,於隔日上午7:20到達終點西寧站,總計車程23小時,而我從拉薩啟程至幕黑這11小時,深深被沿途絢爛景觀所吸引,未曾闔眼,相機快門也未停按,至於多迷人呢,為了完整呈現其旖旎風光,所以分為拉薩→當雄、當雄→那曲、那曲→措那湖、措那湖→唐古拉、唐古拉→楚瑪爾河等五部曲敘述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如果說旅遊拉薩是欣賞歷史人文景觀之美,那麼搭乘青藏鐵路,就是擁抱壯闊自然景觀之美,青藏鐵路起終於青海西寧市及西藏拉薩市,全長1956公里,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一條鐵路,上行時間約25小時,下行時間約23小時,而景觀最美的路段是格爾木站到拉薩站之間(簡稱格拉段),所以安排白天行駛於這個路段,才能感受壯麗巍峨的連綿雪山、一望無際的遼闊草原,以及偶然發現的野生氂牛及藏羚。我們是採下行路線,破曉前8:20從西藏拉薩站出發(海拔3641),一路經過羊八井(海拔4306)、當雄(海拔4293)至那曲(海拔4513),停留約5分鐘後,再續行經過措那湖(海拔4594),至西藏邊境之唐古拉站(海拔5068),其前方1公里處之唐古拉山啞口,即是青藏鐵路最高點(海拔5072),此後火車在青海境內行駛,經過長江源、風火山、索加野生動物核心區、楚瑪爾河野生動物核心區、可可西裡國家自然保護區,約19:00許行經楚瑪爾河站(海拔4495以上)附近時夕陽西落,夜幕低垂,而火車仍一路往崑崙山方向飛馳,於22:10至格爾木站(海拔2828),之後在車上睡覺,於隔日上午7:20到達終點西寧站,總計車程23小時,而我從拉薩啟程至幕黑這11小時,深深被沿途絢爛景觀所吸引,未曾闔眼,相機快門也未停按,至於多迷人呢,為了完整呈現其旖旎風光,所以分為拉薩→當雄、當雄→那曲、那曲→措那湖、措那湖→唐古拉、唐古拉→楚瑪爾河等五部曲敘述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如果說旅遊拉薩是欣賞歷史人文景觀之美,那麼搭乘青藏鐵路,就是擁抱壯闊自然景觀之美,青藏鐵路起終於青海西寧市及西藏拉薩市,全長1956公里,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一條鐵路,上行時間約25小時,下行時間約23小時,而景觀最美的路段是格爾木站到拉薩站之間(簡稱格拉段),所以安排白天行駛於這個路段,才能感受壯麗巍峨的連綿雪山、一望無際的遼闊草原,以及偶然發現的野生氂牛及藏羚。我們是採下行路線,破曉前8:20從西藏拉薩站出發(海拔3641),一路經過羊八井(海拔4306)、當雄(海拔4293)至那曲(海拔4513),停留約5分鐘後,再續行經過措那湖(海拔4594),至西藏邊境之唐古拉站(海拔5068),其前方1公里處之唐古拉山啞口,即是青藏鐵路最高點(海拔5072),此後火車在青海境內行駛,經過長江源、風火山、索加野生動物核心區、楚瑪爾河野生動物核心區、可可西裡國家自然保護區,約19:00許行經楚瑪爾河站(海拔4495以上)附近時夕陽西落,夜幕低垂,而火車仍一路往崑崙山方向飛馳,於22:10至格爾木站(海拔2828),之後在車上睡覺,於隔日上午7:20到達終點西寧站,總計車程23小時,而我從拉薩啟程至幕黑這11小時,深深被沿途絢爛景觀所吸引,未曾闔眼,相機快門也未停按,至於多迷人呢,為了完整呈現其旖旎風光,所以分為拉薩→當雄、當雄→那曲、那曲→措那湖、措那湖→唐古拉、唐古拉→楚瑪爾河等五部曲敘述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八角街,原名應為八廓街,據傳早年因為拉薩四川人佔很大比例,而四川話中「廓」與「角」發音相近,所以誤讀為八角街,以致現在拉薩的人都稱八角街,但提到八廓街,反而知道的不多,甚至望文生義,以為八角街是環形街道有八個角。

八廓街是圍繞大昭寺構築的多邊形環狀街道,周長約1000多米,街內巷弄多達35個,是拉薩最繁華的商業街,兩側店鋪林立,經營商品8000多種,有銅佛、轉經筒、經幡旗、經文、念珠、馬具、樂器、藏刀、藏鞋、藏帽、唐卡等各式各樣的宗教用品、生活用品、手工藝品、古玩及特產,蘊含西藏各地民族特色,甚至還有來自印度、尼泊爾、緬甸、喀什米爾等地的傳統商品,真可謂逛街者的天堂。另大昭寺在西藏地區宗教地位崇高,其內又供奉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,藏傳佛教認為,以大昭寺為中心順時針繞行,是為「轉經」,表示對供奉在寺內釋迦牟尼佛像的朝拜,因而八廓街又成為拉薩三大轉經道之一(三大轉經道分為大轉「林廓」、中轉「八廓」及小轉「囊廓」,「林廓」為環繞拉薩老城區及布達拉宮在內的外轉經道,「囊廓」為大昭寺內的轉經道),故八廓街逐漸發展成集宗教、觀光、民俗、文化、商業、購物於一身的世界級歷史文化街區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昭寺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,周圍就是著名的八角街(即八廓街),建於西元647年吐蕃王朝時期,距今已有1500年歷史,據傳當時建造目的是為了供奉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,該佛像是吐蕃國王松贊干布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時,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來的,但8世紀時該佛像被轉供至小昭寺,大昭寺則供奉文成公主從大唐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。

大昭寺建造時曾以山羊馱土,因而最初佛殿曾命名為「羊土神變寺」,之後才改名大昭寺,但改名原由眾說紛紜,而最盛行說法是1409年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為歌頌釋迦牟尼功德,召集藏傳佛教各派僧眾在大昭寺舉行傳昭大法會,此後每年均依例舉行,並將之確立為藏傳佛教界最大的法事活動,故而改名大昭寺,而歷代達賴或班禪之受戒儀式,也均在大昭寺舉行。另清乾隆時期,在西藏設立「噶廈」政府 (即西藏地方政府,如果將布達拉宮比喻為總統府,噶廈就類似行政院),其辦公官署亦設於大昭寺內,可見大昭寺在西藏地區擁有極為崇高的地位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日上午安排參觀布達拉宮及札基寺,下午則造訪大昭寺及八角街,布達拉宮及大昭寺的內部,不論建築本身或佛像、法器、壁畫,都相當值得細細品味,可惜內部禁止攝影,無法拍照記錄。而我為了避免久遠後不復記憶,加上導遊說布達拉宮販賣的物品收入,有部分會充做維修基金,所以就買了一本介紹宮殿內部的書籍,並藉以當作捐獻的心意。

布達拉宮坐落拉薩市區西北海拔3700米的瑪布日山上,是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建立吐蕃政權時期,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及尼泊爾尺尊公主所建造的宮殿(西元641),松贊干布把觀世音菩薩當作自己的本尊佛,所以用佛經菩薩的住地「布達拉」給宮殿命名,意為佛教聖地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因為行程並未安排從廣場眺望布達拉宮,而今日上午9點才集合出發,所以我就利用清晨空檔,約6:30從飯店以步行方式前往布達拉宮廣場,大約走了50分鐘,抵達時已近破曉,有很多信徒在廣場旁公園對著布達拉宮虔誠膜拜,真是有趣又感人的畫面,之後,金輪冉冉從東方躍升,初陽讓矗立瑪布日山頭上的宮殿更增絢爛,我在廣場待到約8:30,才趕緊搭計程車回飯店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當我們行駛至羊卓雍措的蜿蜒山路接近崗巴拉山口時,一輛曳引板車肇事橫擋道路,工人正在施工排除,故只能停車等候,於是抱持隨遇而安的心情,再次享受高原的湖景山色及溫暖陽光,迨抵達曲水縣的餐廳時,已然下午1:00,之後,我們沿著美麗的中尼公路往拉薩邁進,中途並造訪聶塘卓瑪拉康,此寺由藏傳佛教噶當派祖師阿底峽始建,主供21尊度母,佛經認為21尊度母是由觀世音菩薩分化出來,保護人類不受八種災難侵擾,包含綠度母、救災救難度母、增福慧度母、藥王度母……等,故聶塘卓瑪拉康又稱度母殿,而我們到訪時適逢修建,21尊度母所在殿宇謝絕参觀,讓人有點遺憾,惟看到一群正在工作的藏族女子,在屋頂樓板一邊唱歌,一邊搗棍夯實泥土,也別有一番趣味。我們約下午3:30抵達拉薩市區,住宿的聖瑞斯飯店雖位於郊區,但住的5樓房間剛好可以眺望布達拉宮,視野相當不錯,且當地配合的旅行社又額外贈送觀賞藏族民俗表演,真是意外的收穫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日要離開日喀則市前往西藏首府拉薩,原本要由雅魯藏布江沿岸的國道G318行駛,但因此路有一橋樑斷裂不通,所以只能原路往返,路途雖然較遠,必須破曉前出發,但卻讓我們二次欣賞美麗的卡若拉冰川及羊卓雍措,從另一角度思考,也是難得的幸福。

這趟路程風景秀麗,為了取景,我總計拜託司機中途停留六次(私下偷偷給他50元人民幣),第一次是破曉時分,當車子駛近江孜附近時,月兒高掛於金黃山脈之上,凍寒大地在初陽照耀下裊裊生煙,呈現一幅清新離塵的塞外風光;第二次是接近峽谷前某一風化變質地貌處,如果仔細觀察,可以感受歲月的刻痕;第三次是在斯米拉山口停留(海拔4330),此處是俯瞰滿拉水庫最佳處,也可一攬斯米拉山的特殊山勢;第四次是接近卡若拉冰川時,映入眼簾的前方是亙長公路連接巍峨聳立的雪山(乃欽康桑峰),西側則是遼闊草原相依著綿延山脈,仿似置身仙境國度,讓人心曠神怡;第五次是穿越卡若拉冰川後的峽谷時,剛好遇到近萬羊群及牧羊藏民,這真是難能可貴的邂逅;第六次是看見羊卓雍措沿岸的丘稜及遠方聖山乃欽康桑峰,靜靜倒映在湛藍澄澈的湖面上,美的令人震撼,於是再度請託司機停車,可惜沿路不能任意臨停,當司機找到適當的停車處,離最佳取景點已有一長段距離(約1公里)。另我們在浪卡子縣城有臨時停車加水,在接近崗巴拉山口前,因有一輛曳引板車肇事橫擋道路,正在施工排除管制交通,所以又停了一次,此後就直奔今日午餐的曲水縣,但到達時已下午1:30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参觀完釋頌南捷後,我們續造訪曲康夏、扎什南捷、展佛台、講經場、措欽大殿等景點,但因導遊講解完一個景點後,就立即前往下一個景點,我根本來不及付費充裕拍照,所以曲康夏、扎什南捷、措欽大殿等殿內景色,只能留在腦海,非常可惜。而大約5:30許,一位喇嘛在措欽大殿屋頂吹響號角,這是通知喇嘛們開始集結措欽大殿晚課誦經的訊息,也預告寺廟開放時間即將結束,而當我們步出大門時,竟是最後離開的一批遊客,相當難得。

傍晚,我利用空檔從飯店搭計程車(人民幣10)前往桑珠孜宗堡附近閒逛,此堡始建於1360年,據聞布達拉宮重建時,係仿造其外型,故有小布達拉宮之稱,我一路沿著此堡附近的街道往山上走,大約7:15抵達山腰高處,在此可以眺望日喀則市及桑珠孜宗堡,本來沿著山徑繞過山頭,還可以從高處眺望扎什倫布寺,但因天色已晚,而我又未準備燈具,所以只好作罷下山,約8:30左右返回飯店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,位於西藏日喀則市之城西尼色日山下,是後藏地區最大的寺廟,與拉薩的甘丹寺、色拉寺、哲蚌寺、青海的塔爾寺、甘肅的拉卜楞寺,並列為藏傳佛教格魯派(黃教)六大寺。

扎什倫布寺是四世以後歷代班禪駐錫之地,在西藏的政教地位與達賴的布達拉宮齊名,其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,有經堂57間、房屋3600間,因依山而建,高低有序,疏密均衡,故視野感覺甚為和諧。另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、強巴佛殿、釋頌南捷、曲康夏、扎什南捷、展佛台、講經場、佛塔等,其中以強巴佛殿和歷代班禪靈塔殿(即釋頌南捷、曲康夏、扎什南捷)最為宏偉壯觀,而措欽大殿為此寺最早的建築,殿內可同時容納2000人誦經,其旁的講經場,面積有500平方米,是班禪向全寺僧眾講經及僧人辯經的場所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結束帕拉莊園的行程後,我們驅車前往西藏第二大城日喀則,日喀則地區是西藏的糧倉,沿途景色滿是遼闊田園,而中途我們以隨機方式,選擇一戶藏族人家参觀,經當場與女主人談妥價錢後才得以如願,這樣的行程設計我覺得很不錯,因為沒有事先規劃及安排,才能真確看到真實的藏民生活,之後,我們直奔日喀則市區享用午餐,並先入住飯店,下午3點多再造訪後藏最大寺廟,班禪喇嘛的駐錫地扎什倫布寺,而傍晚我又趁著空檔,自行前往桑珠孜宗堡附近閒逛,讓這一日過得相當充實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帕拉莊園位於江孜縣西南約4公里的班覺倫布村,是西藏十二大貴族之一帕拉家族的主莊園,該家族全盛時期擁有37座莊園、1.5萬餘畝土地、12個牧場、14000餘頭牲畜,3000多名農奴,在民主改革前,帕拉莊園仍擁有農奴100多名,地位相當顯赫。

帕拉莊園主體樓高3層,面積5357.5平方公尺,現存房屋57間,雕樑畫棟,富麗堂華,而園內完整遺留家族當時使用之金銀玉器、名貴鐘錶、鋼筆、食品、餐具、進口酒、裘皮服飾等物品,可謂極盡奢華,可惜屋內禁止攝影,無法拍照分享,另莊園若與對面其提供給農奴居住的奴隸院(朗生院)相比,真讓人感概舊西藏封建社會的不公義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白居寺措欽大殿內供有釋迦牟尼佛(現在佛)、強巴佛(未來佛,即彌勒佛)、燃燈佛(過去佛)、大日如來佛、阿彌陀佛(無量壽佛)等多尊大佛,以及諸多形形色色的神佛,相當引人入勝,而四周的壁畫題材十分廣泛,包括顯密二宗、傳佛及本生故事等,亦非常精彩,可惜我們時間有限,無暇慢慢欣賞。

照片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白居寺位於西藏江孜縣境內,始建于明永樂年間(西元1418),藏語簡稱「班廓德慶」,意為「吉祥倫大樂寺」,是由措欽大殿、菩提塔(十萬佛塔)、紮倉、圍牆等四大建築單元所組成。

白居寺主要特色有三,特色之一為藏傳佛教的薩迦派、噶當派、格魯派等三大教派和平共存於一座寺廟,相安無事;特色之二是兼具建築、繪畫、雕塑藝術於一身的菩提塔,它是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,塔內佛堂、佛龕及壁畫上的佛像總計有十萬個,故又名十萬佛塔;特色之三為寺內壁畫,題材十分廣泛,主要包括顯密二宗、佛傳故事和本生故事等,在措欽大殿及菩提塔均有精彩圖繪;另外措欽大殿的佛像亦琳瑯滿目,相當引人入勝,而大殿中央一尊近八米高的釋迦牟尼銅佛坐像,是白居寺的主供佛,據稱使用28千斤的黃銅鑄造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卡若拉冰川位於西藏山南地區浪卡子縣和江孜縣交界處,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,背倚乃欽康桑峰(西藏四大聖山之一,海拔7191)南坡,冰川上部為一坡度緩慢的冰帽,下部為兩個呈懸冰川形式的冰舌,東冰舌長3公里,寬750米,西冰舌長4.5公里,寬1.5公里,而我們停車觀賞卡若拉冰川的啞口,海拔有5400米,是電影紅河谷拍攝雪崩場景的地方,離冰舌底端僅數百公尺。

乃欽康桑峰(又名寧金抗沙峰)是拉軌崗日山脈的主峰,海拔7191(一說7206),藏語意為「夜叉神住的高貴雪山」,亦即傳說藏傳佛教四大山神—西方山神導低奚布居住之地,係西藏中部四大聖山之一,其周遭高度超過6000米的高山多達10餘座,山勢巍峨,相當壯觀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羊卓雍措簡稱羊湖,藏語意為碧玉湖、天鵝湖,與納木措、瑪旁雍措並稱為西藏三大聖湖,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內陸湖,東西長約130公里,南北寬約70公里,面積約678平方公里,湖面海拔高度4441米,湖水均深20~40米,最深處有60米,羊卓雍措屬於高原堰塞湖,大約億年前因冰川泥石堵塞河道而形成,它的形狀極不規則,分叉多,湖岸曲折蜿蜒,狀似珊瑚枝,故又被稱為上面的珊瑚湖

我們一路蜿蜒爬升至海拔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後,「天上仙境、人間羊卓」的羊卓雍措即映入眼簾,此處是俯瞰羊卓雍措最佳處,與湖西遠處的雪山乃欽康桑峰(西藏四大聖山之一、海拔7191)構成綺麗的畫面,令人驚艷,之後,我們沿著環繞羊卓雍措的公路直下湖畔,湖濱設有多處觀景平臺,我每處都想停留,但因時間不允許,只能依導遊的建議,選擇其認為最佳的一處觀景平臺停駐片刻,而湖畔滿是祈福的瑪尼堆,相當感人,其後我們直奔浪卡子縣城享用午餐,抵達時已下午一點多,而從羊卓雍措至浪卡子縣城這段路程,沿途山光水色旖旎,羊卓雍措、空母措、沉措、巴久措四個湛藍的湖泊與草原相依,真是美的難以形容,尤其湖岸對面盡是千奇百怪的山脊稜線,讓喜歡登山的我,看的興奮莫名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日要從澤當前往江孜,先沿著雅魯藏布江的南岸公路平緩向西行駛,經過美麗的崗巴村後,即一路蜿蜒爬升至崗巴拉山口(海拔5030),此處是俯瞰「天上仙境、人間羊卓」的羊卓雍措(西藏三大聖湖之一、海拔4441)最佳處,之後再沿著環繞羊卓雍措的公路直下湖畔,湖濱設有多處觀景平臺,我每處都想停留,以不同角度欣賞羊卓雍措及遠處雪山乃欽康桑峰(西藏四大聖山之一、海拔7191)所構成的旖旎畫面,但時間並不允許,只能選擇一處停駐片刻,中午則安排在浪卡子縣享用午餐,再沿著山勢嶙峋的谷地公路直奔海拔5400米 的紅河谷電影拍攝地點,此處是觀看及登爬卡若拉冰川及乃欽康桑峰的入口,離冰舌僅數百公尺,其後我們陸續經過廣袤草原、跨越斯米拉山口(海拔4352)及其下滿拉水庫,直驅今日下榻的江孜古城(平均海拔約4000),造訪黃、白、花三教合一的白居寺,晚餐後,我則利用夕陽餘暉的空檔,自行前往著名抗英遺址江孜宗山城堡參觀,隔日清晨更早起至飯店頂樓,一睹朝陽綻放照耀宗山城堡的日出風情。從澤當至江孜約300餘公里,自然景觀相當豐富,我幾乎一路狂拍,可惜隔著車窗拍照,玻璃在陽光照射下會反光,另車輛行進間亦不易取景,所以拍的不太理想,但仍可呈現西藏綺麗的山光水色。
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雍布拉康位於山南地區乃東縣昌珠鎮之扎西次日山上,據傳是西藏第一位王,雅礱部落的首領聶赤贊普於公元前127年所建造的第一座宮殿,後第33任贊普松贊干布統一各部落建立吐蕃王國,並遷都至北面平原之拉薩(建造大昭寺),雍布拉康乃改為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之夏宮,及至達賴喇嘛五世,又將雍布拉康改成寺廟,供奉釋迦牟尼迄今。

「雍布」在藏語的意思是母鹿,「拉」為後腿、「康」為宮殿,因為扎西次日山形似一隻臥著的母鹿,雍布拉康意即建於母鹿後腿上之宮殿。前往山丘上之雍布拉康可以從停車場騎馬,上山每人人民幣20元、下山則為10元,因為是難得的體驗,且遊客不多,不用排隊,所以大夥一致同意騎馬上山,之後我則慢慢步行下山,另從雍布拉康俯瞰雅礱河谷地阡陌縱橫之青棵田園,以及錯落有致的藏族村舍,視野相當開闊,令人心曠神怡。

阿智與小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«12 3